十年时光悄然流逝,当年那个八岁的小女孩慕青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,成为了一位十八岁的妙龄女子。这十年间,她跟随父亲苍穹四处漂泊,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困苦。但也正是这些磨难,让她变得更加坚强、聪慧且心思缜密。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,正直的品格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熠熠生辉。
慕青继承了父亲精湛的木雕技艺,她的作品栩栩如生,常常引得路人驻足赞叹。如今,她决定回到家乡莆县,一方面是为了缅怀过去,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完成一个秘密的计划——夺回被县令夺走的祖传文昌帝君像。
她在集市上摆起了木雕摊,那些精美的木雕作品很快就吸引了众多顾客。然而,她的美貌也引起了县令的注意。这天,县令带着几个随从在集市上闲逛,无意中看到了慕青。县令顿时被慕青的美貌所吸引,他的眼神中流露出贪婪与欲望。
县令走到慕青的摊位前,假惺惺地说道:“小姑娘,你的木雕真是精美啊。你叫什么名字?”
慕青心中一阵厌恶,但她知道不能表露出来,于是她微微欠身,恭敬地回答道:“回大人,小女子名叫慕青。”
县令又问道:“你可有婚配?”
慕青强压着心中的怒火,平静地说:“小女子尚未婚配。”
县令一听,心中暗喜,他继续说道:“你如此美貌,又有这般技艺,若能跟了本县令,定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。”
慕青装作害羞的样子,低下头说:“大人抬爱了,小女子只是一介平民,不敢高攀。”
县令哈哈大笑,说:“这有何不敢?本县令看上你,是你的福气。”
慕青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县令的迷信心理来实施自己的计划。她抬起头,神秘地说:“大人,小女子曾得高人指点,得知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大人官运亨通。”
县令一听,立刻来了兴趣,问道:“什么方法?快说来听听。”
慕青说:“在府中盖一个七尺高的木结构文昌塔,把文昌帝君放在塔里面供奉,再请高僧来给文昌塔开光。那这个塔就可以聚集文昌灵力,保佑大人升官。而且,开光那天大人要在塔的旁边打坐,以后文昌帝君的灵力就会和大人紧紧联系在一起。不过,开光的时候不允许有外人在场,所以要把府中仆人全部遣散。”
县令听了,深信不疑。他立刻吩咐手下开始筹备建造文昌塔。慕青则趁机在心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。
随着文昌塔的建造,慕青也时常以各种理由进入县令府中。她一边观察着府中的布局,一边寻找着自家祖传的文昌帝君像。终于,在县令府的大厅里,她看到了那尊熟悉的雕像。她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激动,但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。
等到文昌塔建成,高僧也被请来开光的那一天。县令按照慕青的说法,把府中仆人全部遣散,自己则在塔旁打坐。慕青趁机溜进大厅,小心翼翼地将文昌帝君像藏在自己的衣服里。然后,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火种,一把火烧了县令家的大厅。
熊熊大火瞬间燃起,照亮了夜空。慕青站在远处,看着那燃烧的火焰,心中既有复仇的快感,又有一丝紧张。她知道,自己的行动一旦被发现,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。但她毫不畏惧,因为她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正义的追求。
此时,县令听到动静,惊慌失措地跑出来。他看到大厅着火,顿时气得暴跳如雷。他大喊着:“快来人啊!救火!”但此时府中已经没有仆人,火势越来越大,根本无法控制。
慕青趁着混乱,悄然离去,消失在了夜色之中。她带着文昌帝君像,踏上了新的征程。她知道,自己的复仇之路虽然成功了第一步,但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