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崇祯时期的浙江舟县,有一位名叫林宇的书生。他自幼饱读诗书,心怀报国之志。经过多年的苦读,林宇终于在科举考试中高中,被任命为舟县县令。
林宇生得眉清目秀,气质儒雅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睿智。他性格刚正不阿,心地善良,一心想要为百姓谋福祉。上任之初,林宇便立下誓言,要做一个清官,不贪百姓一分一毫,为舟县的百姓撑起一片青天。
舟县百姓听闻新来了一位县令,心中充满了期待。他们渴望这位县令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,带来和平与繁荣。林宇也没有让百姓失望,他一上任就开始走访民间,了解百姓的疾苦。他看到舟县的百姓生活困苦,许多人连温饱都难以解决,心中十分不忍。
“百姓如此艰难,我身为县令,必须要为他们做些什么。” 林宇心中暗暗发誓。
他首先整顿了县衙的吏治,将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一一革职查办。那些被革职的官吏心中不服,私下里对林宇恨之入骨,但林宇毫不畏惧,他坚信只要自己行得正,坐得端,就不怕别人的报复。
在林宇的治理下,舟县的治安逐渐好转,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改善。然而,好景不长,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舟县。瘟疫迅速蔓延,许多百姓染病身亡,整个舟县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。
林宇心急如焚,他知道必须尽快采取措施,控制瘟疫的蔓延。他一方面组织郎中为百姓治病,一方面向朝廷申请救济款。朝廷很快就拨下了一笔救济瘟疫的钱,林宇亲自监督这笔钱的使用,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百姓身上。
“这笔钱是百姓的救命钱,绝不能有任何闪失。” 林宇严肃地对身边的官吏说道。
在林宇的努力下,瘟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。百姓们对林宇感激涕零,纷纷称赞他是一位好县令。然而,林宇的清廉和正直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。舟县有一位富商名叫赵坤,他平日里勾结官吏,横行霸道,鱼肉百姓。林宇上任后,整顿吏治,断了他的财路,他对林宇怀恨在心。
赵坤看到林宇在救济瘟疫的过程中表现出色,心中更加嫉妒。他决定设计陷害林宇,让他丢官罢职。赵坤勾结了一些贪官污吏,伪造了证据,污蔑林宇贪污救济瘟疫的钱。
消息传出后,整个舟县一片哗然。百姓们不敢相信自己心目中的好县令会做出这样的事情。林宇得知自己被陷害后,心中十分愤怒。他知道这是赵坤等人的阴谋,但他却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。
“我林宇一生清廉,从未贪污过一分钱,如今却被人陷害,真是天理难容。” 林宇悲愤地说道。
林宇决定向上级官员申诉,证明自己的清白。然而,赵坤等人早已买通了上级官员,林宇的申诉被驳回。林宇感到绝望,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百姓的质疑和指责。
在这个时候,林宇的好友张峰前来探望他。张峰是一位文人雅士,他深知林宇的为人,相信他是被冤枉的。
“林兄,你不要灰心,我相信你是清白的。我们一定能找到证据,证明你的无辜。” 张峰鼓励道。
林宇感激地看着张峰,心中充满了温暖。但他也知道,要找到证据谈何容易。赵坤等人精心策划了这场阴谋,必然不会留下任何把柄。
“张兄,如今我已是百口莫辩,恐怕难以洗清冤屈了。” 林宇无奈地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