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宁县,崇祯时期,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。在宁县的街头巷尾,百姓们为了生计奔波忙碌,却也难抵命运的无常。
影墨,本是一个家境贫寒却志向高远的书生。他面容清秀,眼神中透着坚毅与聪慧。自幼饱读诗书,渴望有朝一日能高中功名,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。影墨的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手艺人,靠着在城中摆摊卖些小玩意儿,偶尔帮人卜卦算命维持生计。
一日,影墨的父亲如往常一样在集市上摆摊。县尉带着一群手下路过,那县尉生得肥头大耳,满脸横肉,眼中只有贪婪与傲慢。他看到影墨的父亲没有像其他摊主一样上前贿赂,心中顿时不悦。
“你这老儿,为何不识好歹?不见本尉路过,也不上前孝敬?” 县尉怒喝道。
影墨的父亲诚惶诚恐地回答:“大人,小的本小利薄,实在拿不出什么孝敬大人啊。”
县尉一听,更是火冒三丈,一挥手,手下的人便一拥而上,对影墨的父亲拳打脚踢。影墨的父亲哪里经得起这般毒打,很快便倒在地上,鲜血直流。周围的百姓敢怒不敢言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惨剧发生。
县尉嚣张的说:“小老头,你不是会算卦吗,怎么?没算出来自己有今日之灾?”
影墨得知消息后,急忙赶到集市。只见父亲躺在地上,气息奄奄。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痛。
“父亲,您一定要撑住啊!” 影墨泪流满面。
影墨的父亲艰难地睁开眼睛,看着儿子,虚弱地说:“墨儿,为父怕是不行了。你一定要好好读书,将来有出息了,为为父报仇。” 说完,便闭上了眼睛。
影墨抱着父亲的尸体,悲痛欲绝。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让县尉付出代价。
料理完父亲的后事,影墨更加刻苦地读书。他白天在私塾里认真听讲,晚上则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至深夜。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为父亲报仇。
然而,生活的困境却不断地打击着他。失去了父亲的经济来源,影墨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。他常常饥一顿饱一顿,但他从未想过放弃。
在私塾里,影墨的同学中有一个名叫林宇的富家子弟。林宇生性傲慢,看不起影墨这样的穷书生。但影墨并不在意他的眼光,只是默默地努力着。
有一天,林宇故意找茬,嘲笑影墨的穿着破旧。
“影墨,你看看你,穿得像个叫花子。还想读书考取功名?简直是白日做梦。” 林宇讥讽道。
影墨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愤怒,但他很快就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。
“林公子,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。我虽贫寒,但我有志向,有决心。总有一天,我会让你刮目相看。” 影墨平静地说。
林宇哈哈大笑:“就凭你?你这辈子也别想有出息。”
影墨不再理会林宇,继续埋头读书。他知道,和这样的人争论毫无意义。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,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影墨的学问也越来越深厚。他的老师看出了他的潜力,对他格外关注和栽培。
“影墨,你天资聪颖,又勤奋刻苦,将来必有大作为。” 老师鼓励道。
影墨感激地看着老师:“多谢老师教诲,学生一定不负老师期望。”
在这个过程中,影墨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。他们一起讨论学问,互相鼓励。其中有一个名叫苏瑶的女子,她聪明伶俐,善良温柔。苏瑶对影墨的才华和志向深感钦佩,渐渐地,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愫。
一天,影墨和苏瑶在河边散步。
“影墨,你为何如此执着于报仇呢?” 苏瑶问道。
影墨看着远方,坚定地说:“父亲含冤而死,我若不为他报仇,枉为人子。”
苏瑶叹了口气:“可是,报仇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,你要小心啊。”
影墨握住苏瑶的手:“放心吧,我一定会成功的。等我报了仇,就回来娶你。”
苏瑶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,眼中充满了期待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影墨迎来了科举考试。他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,凭借着扎实的学问和冷静的头脑,顺利地完成了考试。
等待成绩的日子里,影墨的心中充满了忐忑。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高中功名,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。